事情是這樣開始的。



  聯合國的導覽員對大家說:「聯合國成員目前有192個國家,其中有五大國擁有否決權(英國、法國、俄羅斯、美國、中華人民共和國),一般性法案只要超過半數會員國投票贊成即可通過,重大議題需要超過2/3會員國投票贊成才可通過。不過只要五大國之中任何一國動用否決權,則法案就無法通過…..」
  
  這個時候一個名叫Jun的日本同學舉手了,他說:「It seems unfair..」Jun是一個主修農業技術的日本男生,來自沖繩縣,但他的皮膚很白,一點都不像來自充滿陽光的南島。
  
  導覽員說:「這五大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,所以他們擁有較大的權利,….」

  我們班上的指導老師Julia,走到我身邊對我說:「等一下你一定要問他,為什麼台灣無法加入聯合國。」Julia是住在紐約市的美國中年婦女,有著一頭標準的紅頭髮,她常常會綁馬尾來上課。她有時候為了解釋某些單字,就會開始手舞足蹈的表演起來,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像小女孩一樣耍賴跺腳的樣子,還有表演frustrated(挫敗)這個單字時生動的表情。她的紅頭髮真的很像紅羅蔔,難怪電視影集「清秀佳人」中的Robert,在和紅頭髮的Anne一起上課時,會忍不住動手去扯Anne的紅色辮子,叫她carrot(紅蘿蔔)。

  導覽員說:「Any question?」

  站在後排的我,有點緊張,慢慢地舉起右手問說:「Why Taiwan can not join UN.?」(UN.是聯合國的縮寫,United Nations)

  導覽員笑了笑,彷彿這個問題並不是第一次回答,他說:「因為大部分的會員國認為台灣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,….」

  我接著問:「Who define a nation is independent or not?」Julia站再我旁邊一起附和著說:「Yes, Who?」

  導覽員說了一大堆官方的回答,正在聊天的同學也漸漸聚集起來,圍繞著導覽員聽他的解釋。他最後說:「雖然台灣無法加入聯合國,但是至少世界各國的一般人民,都知道台灣人和中國人來自不同的國家,不是嗎?」

  站在我旁邊的韓國同學Kyung Min問我說:「How do you feel about this?」Kyung Min是一個個性很溫和的男生,完全打破一般人心目中韓國男生有大男人主義的傳統形象,有一次一群同學臨時到他租的公寓閒聊,他翻了冰箱把所有的水果,啤酒都拿出來,還幫不喝酒的女生倒了蘋果汁和葡萄柚汁。他會拿自己和女友四處旅遊的照片給同學們看。兩星期後他的女友要來紐約玩,他正在籌劃要給女友一個驚喜,要買Tiffany戒指送給她,但是他不知道女友的指圍,所以正在煩惱中。

  其實對於聯合國發生的一切,我怎麼想並不重要。平凡小人物如我,政治議題總是無法引起我的興趣,我討厭意識形態之爭,或統或獨也非我能決定。只有在那天早上,學校課外活動去參觀聯合國,看著聯合國戶外廣場上的各國旗職,我才有一種很深很複雜的心情。身在各國文化薈萃的紐約,互相融合異中求同,卻又在同中求異中各自表述。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深刻體會到,飄零在茫茫大海上失根蘭花的生存環境有多麼艱困。

  其實我真正關心的事情,是我們是否有值得驕傲的文化可以和異國交流。在這個小小的地球上,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,並和其他文化和平相處。沒有戰爭,沒有強權侵略,沒有任何人權被剝奪,這才是我心中的理想世界。

  包含學校老師,同學,宿舍認識的美國學生,甚至在地鐵跟我閒聊的陌生人,第一個問我的問題就是:「你喜不喜歡紐約?」這真是一個很難的問題。因為紐約給我的感覺一直很難形容,他不像任何一個城市一樣有統一的調性和風格,這裡的居民也沒有特定的氣質,口音和長相特徵。紐約,你很難說喜歡或不喜歡,因為這裡是一個超大型的市集,擁有各國小社會的縮影,實在無法用單一的情緒字眼去形容這麼一個多元的城市。

  這是一種相當奇妙的經驗,當我來紐約的第一個星期,就連續三天在地鐵站被陌生的路人問路,向我問路的人都是美國人,講著標準的美國口音。有趣的是,就算她們是從美國其他城市來紐約旅行,對於錯綜複雜的地鐵站相當困惑,但要問路也不應該問個亞洲人吧?他們覺得我看起來像是認識路的人嗎?如果在台北,或在台灣其他地方,要問路一定是找一個看起來很像當地的人來問才對呀。可是在紐約,沒有人分的出來到底誰才是真正紐約居民,金髮碧眼的白人可能只是個旅客,黃皮膚黑眼珠的亞洲人可能已經在紐約定居20年。再舉另一個例子,就算是紐約本地的居民,當他走進中國城,他在餐廳裡也不可能比我更會點菜,他也不可能比我更知道哪種菜色才真正道地。就算你在紐約住的再久,你還是會覺得這個城市有些地方並不十分熟悉。所以,我很難對紐約下一個單一的評語,除了人很多,地鐵很髒,消費很高是毫無疑問的。

  在紐約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異國食物,有一些地區因為同一個民族長期聚集,因此整個社區已被改頭換面成他們祖國的樣子,包含餐廳,看板,商店販賣的商品等等,也不過才穿越馬路進到另一區,霎時間會以為自己已經離開美國到了其他國家。

  以下介紹幾個我去過的社區。

 

中國城China Town
  我的語言學校離中國城很近,只要過兩條馬路就到了。走進中國城,好像回到了台北,來紐約之前在台北流行的髮飾和耳環,在紐約的中國城竟然滿街都是,這真是世界一家的最佳寫照,路邊攤的商品根本就是東西方同步流行。中國城裡的銀行走進去可以講中文,去餐廳也可以講中文。每次到中國城吃飯,就是我表現的時候,幫同學介紹菜名,點菜,跟服務生要開水,結帳。中國城的東西比較便宜,吃飽一頓大概5-7塊美金可以搞定,餐廳的食物並不是非常道地的中國食物,不過如果想念米飯,倒是可以解解相思之苦。

 

東村East village
  這裡本來是龐克,搖滾樂迷的聚集地。有許多二手CD店,二手衣店,還有知名搖滾樂Live House-CBGB。自從CBGB倒了之後,音樂市場也敗壞到二手CD店也倒光只剩一兩家,二手衣店也漸漸消失,東村就變成有許多日式燒肉和壽司的聚集地。吃日式燒肉的價格就不便宜了,大概要15-20元以上。有一間很有名的燒肉店叫做「大將」,每次去吃都要排隊,有一次排了一個多小時才吃到。

 

韓國城Korea town
  韓國城在帝國大廈附近,旁邊有知名的Macy’s百貨,和Victoria’s Secret,Gap等名店,是女生shopping的好去處。韓國城入口處就可以看到大大的韓國字,想吃各種韓國食物,泡菜,豆腐鍋,鐵鍋拌飯,酸辣麵,那裡應有盡有。韓國城餐廳一般的價位大概在11-15元。有一間很好吃的豆腐鍋在韓國城入口處進去右邊前幾間,店名是National Tofu,是V帶我去吃的。豆腐好吃入口即化,免費小菜吃完還可繼續加點,豆腐鍋一人份吃很飽,含稅加小費大概12-13元。

 

小義大利 Little Italy
  雖然紐約到處都有義大利餐廳,不過到小義大利,整條街都是義大利餐廳。小義大利在中國城以北,緊鄰中國城。第一次去小義大利吃義大利麵,是我的高中同學熊同學帶我進去,熊同學熟知義大利菜單,那次她詳細的講解了菜單上每種食物的作法,很可惜,我一樣也沒記住。只記得Ravioli是義大利餃子,跟中式水餃有點像,裡面也包碎肉。不過Ravioli是方形厚皮的,當然調味和烹煮方式也是義大利式的。在小義大利吃義大利麵一般價格大概在12-15元之間。

 

猶太餐廳Katz’s
  紐約有很多猶太社區,聽說很多supermarket都是猶太人開的。Ice的姊姊J帶我去逛時,跟我說紐約著名的鑽石街(47街,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中間)上,很多鑽石商店都是猶太人開的。在下東城區有一間出名的猶太餐廳Katz’s,電影「當哈利遇見莎莉 (When Harry Met Sally, 1989)」曾在此取景。Katz’s有好吃的熱狗麵包,烤牛肉三明治,都是很道地的猶太食物,吃到很飽大概15-20元左右。餐廳牆上掛了很多名人來店裡的照片,我在牆上還找到馬蓋先的照片,還有一篇台灣雜誌ToGo的報導,因為當期文章的主題人物是周杰倫,所以周董的相片也意外出現在該餐廳的名人牆上。

 

美式Deli
  除了麥當勞,溫蒂漢堡,Burger King等速食店之外,紐約到處都可看到Deli熟食店。如果外食想吃便宜一點,離中國城又很遠,Deli是不錯的選擇。Deli就像是台灣各處可見的自助餐店,是有各種熟食的buffet,不過這裡的Deli是你用便當裝完菜之後,最後到櫃檯秤重結帳,我在Deli大概都吃4-5元左右。幾乎每天中午下課,我都會跟同學一起到附近的Deli吃中餐,每天和同學一起吃便宜的自助餐,一邊輕鬆吃著一邊閒聊瞎扯淡,真的有年輕10歲的感覺。


紐約遊記 未完待續..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美樂樂 的頭像
    美樂樂

    Melody 癡遊人間

    美樂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